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新探《红楼梦》快报5《梦稿本》和 (第3/3页)
”贾芸往外瞧时,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生的也精细干净。那丫头一见了贾芸,便抽身躲了过去。恰值焙茗走来,见丫头在门前,便说道:“好,好,正抓不着个信儿。”贾芸见了焙茗,也就赶了出来,问怎么样?焙茗道:“等了一日,也没个人儿过来。这就是宝二爷房里的。”同时说道:“好姑娘,你进去带个信,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那丫头听见,方知是本家的爷们,便不是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贾芸说道:“什么是廊上廊下的,你就是芸儿就是了。”半晌,那丫头冷笑道:“依我说,二爷竟请回家去,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替回罢。”焙茗道:“这怎么说?”那丫头道:“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即便有人带信,也不过嘴里应着罢,他能给带到吗!”贾芸听这丫头说话简便俏丽,待要问他名字,因是宝玉房里的,又不便问,只得说道:“这话倒是,我明儿再来。”说着便往外走。焙茗道:“二爷吃了茶再去。”贾芸一面走,一面回头说:“不吃茶,我还有事呢。”口里说话,眼睛瞧那丫头还站在那里呢。贾芸一径回家。 相比之下,特别需要提出:凡是新近添加的文字(上面采用单圆括弧()的黑体字,如下所示),在《程甲本》上没有: (1)(茗烟回头看见是贾芸,便笑道:“你芸二爷吓我一跳。”又笑说:“我不要茗烟了,我们的宝二爷说,烟字不好,改为叫焙茗了,二爷明日只叫我焙茗罢。”贾芸笑着走进房就坐下,问:“宝二爷下来没有?”焙茗道:“今日总没下来。); (2)(甚齐整,两只眼睛水灵灵的); (3)(也不过嘴里应着罢咧)。 这就充分显示出《梦稿本》不是高鹗的一个改本;因为高鹗既然修改了,新加入了内容,为何不排印在《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是不是所添加的文字没有重要内容呢?不是!因为书童“茗烟”后来又叫“焙茗”,其原因正是《红楼梦》中“谜”之一(参见文章[9])。而这次添加的文字,解开了这个谜。它比在《程甲本》的句首、由高鹗添加文字“只见茗烟改名焙茗的…”要清楚、少疑问的多。 是不是曹雪芹在《梦稿本》第24回白改了呢?不是,在“古木”校点的《红楼梦》[10]中,第24回上,正好有上面增添的(1)~(3)全部文字。这一点再次充分否定了高鹗的“改本说”,因为既然是高鹗新增了上面三点内容,他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没有,但却出现在例外一本《红楼梦》的版本里。可见,之所以在《程甲本》和《程乙本》没有出现上面三点的文字,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排印手抄本”属于第一次修改版本;现在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因而只有使用第二次修改版本,才会具有上面的新增内容。由于由古木校点的《红楼梦》[10]使用的是第二次修改版本的手抄本,因而具有上述新增内容。单单凭借这一点,就完全可以下结论:《梦稿本》不是程高版本的改本,而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留下的手稿。 相关资料 [1]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上)(查阅“互联网”) [2]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下)(查阅“互联网”) [3]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查阅“互联网”) [4]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下)(查阅“互联网”) [5]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查阅“互联网”) [6]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下),(查阅“互联网”) [7]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程乙本”是照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刻印的,(查阅“互联网”) [8]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6):《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待发表) [9]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6):《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待发表) [10]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古木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