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_无著得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著得道 (第1/4页)

    无著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看到这个“无”字就令人生欢喜心,我们都坑在这个“有”上了。

    “佛说:夫为道者”就是修道者,像木头一样在水里寻流而下,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也不为鬼神所遮,也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所以佛说,我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释】这是本经的第二十七章,举出一个譬喻,说修道的人要远离一切的障碍。什么叫两岸呢?两岸就是情和欲,情欲又分为见思情欲和无明情欲。见思的情欲是执著于生死,像此岸一样;无明的情欲是执著于涅槃,也就好像触到彼岸一样。人和一切鬼神(人拿这木头和鬼神取这个木头)就譬喻所有邪见的网缠着人,如木头被人取了似的。

    就是说这个木头不能触两岸,也不能被人取,要是触了两岸,它就不能入海了,是不是啊?若是被人取,木头也不能入海,也不能被鬼神所遮。

    【释】至于洄流所住,这是指懒惰,和精进正相反。

    你懒惰就等于住在这地方不走了。我们打坐,如果说:“我们睡一会儿吧,多睡一会儿吧,今天先这么地,明天再说吧!”你今天就被这个旋流所住。或是“行啊,我先跟这个人多唠几句嗑,唠完了,明天就不跟他唠了。”实际上,你今天已经被“洄流”所住了。

    【释】腐败和无为法正相反,因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进,又退了。就像那洄流一样,流得很急,但是一转弯又流回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精进一步,脚踏实地一步,绝不能这面跑得挺快,那面一碰点事马上就回来了。也就是说走一步,就给自己后面断一条死路,就把那个路给堵死,走一步断一步。你看看你所作为,或是你思念的东西,或是你想的东西,都要把它断掉,包括书信,有些人来往,连地址都不要了。最后,家住在哪,不知道了;什么电话号码,不知道了,忘了,脑子里没有印象了。走一步断一步,别怕痛苦。

    昨天烟台那个记者又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师父,我秋天有可能就出家了,可以到这来了。”我说:“你怎么回事?”他说他母亲已经开始透露口信了,说你夏天别走,秋天再说。他说:“我到秋天肯定走,同意不同意我也得走。”他同时问:“我走了以后,将来还能不能回去?”意思是看看父母。我说:“你可千万别跟你父母这么说,一定要断除,不回去了。”他说:“那行,那我跟他讲明白了。”

    讲得挺有意思,他说:“师父您看,我去了,都得准备什么东西?得需要带多少钱呢?”我说:“你准备你自己的三衣这些东西吧,这钱需要多少,我不能跟你说,反正你自己准备。”他说:“师父,等到剃度,我是不是得供养师父和寺院呢?”我说:“我不供养你就不错了。”他说:“我明白了。”就是说很有决心。我说:“你来了得考验,不是来了就剃度。”他说:“那行,我考验十年都没问题。”有这个决心,挺好。昨天又来了一个出家的,是陕西还是什么地方的,今天也许还能有人来。

    就是说我们不能往后退,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有时候发些愿也是很有重要性的。我也是不断地发,我说:“我是宁可死在臭水沟,也不回那个俗家,那些事就别想了。我不会那样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大不了就是个死。”你必须自己断,有时候发完愿,自己刚要一动念“哎呀,我都发过愿了,我哪能违犯我的誓愿呢?”对不对?顺着愿力来坚固我们的道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没发愿“哎呀,我那时候没说,反正这时候也不算妄语。”这不行啊。有时候也得有点愿,愿能激励我们,能看住我们。因为我们发愿的时候往往是心比较清净,我们有了想法的时候心里已经不清净了。如果有了愿力,这样的话,使我们能够往前走,说话就得是大丈夫说话,是吧?

    有的人就是像洄流似的,流得很急,但一转弯又回来了。这个回头路我们应该加小心,不走这回头路,脚踏实地,稳稳当当,走一步断一步,连想回来的道路全都给它堵死。什么家庭、财产、女人,包括亲人,甚至父母那面都给它断掉,断了以后,我们这个道心才能顶着走。因为我们那个情感,今天你刚觉得挺好,过一会儿、过一段时间,遇到难处的时候,身体有病了,或是吃饭不相应了,或互相之间有点心情不愉快了,等等的事情,他就想寻找一个能理解他、安慰他的一个地方。他把这些事情看成是坏事情,需要一个来讲述和发泄的地方。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吸收。本来是给你这个粮食,你把它吸收了就行。像火炬一样,火炬的燃烧是靠燃料。什么是燃料呢?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违缘,得靠这燃料。你吸收了燃料,火才旺呢,是不是?你得把这个东西吸收,你的火才会变得更大;你不吸收,你的光芒就小。所以修道得吸收这些烦恼和这些情欲,怎么样吸收呢?就是不被它转,不被它转就是吸收。

    我们想达到无为法,自己就得有一个明确的方法。首先,我们为了这个无为法,什么都要放下。

    【释】不能达到无为法,我们就著相了。所修的福慧不成功,就像木头烂了似的。必须要堕落,不会到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

    因为情欲就是有为法,起心动念那都是不行的,何况再达到情欲那种深的程度,那更不行了。我们一定要深深知道,有念就是邪,这玩意最厉害。但是人每天都在和这个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