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万燕电子 (第1/3页)
第二十一章 万燕电子 第二十一章万燕电子 PS:今日第二更。强烈求订阅。虽然每存稿了,但俺仍然坚持万字日更,同学们给力啊…—— 此次宁宇要见的人,名叫冯一丹。如果周行文听到这个名字,定然会悚然一惊,因为冯一丹就是万燕VCD的注资人,就是在他的支持下,才有了姜万和孙燕的实验室。当然,周行文更知道,万燕电子就是沦落在冯一丹手中的。据前世的一些商业传闻,姜万两人的VCD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冯一丹几乎制造商业效果,只顾着眼前的经济利益,才有了后来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而被国外大型电子生产商后来居上,强行吞噬了市场。 却说宁宇带着黄光裕拜会冯一丹。冯一丹是个看起来成熟稳重的中年男子,与两人客套一番后,冯一丹对于老黄的名头也是听说过的,只是在提起投资之事时,冯一丹却苦笑起来:“两位兄弟有所不知,去年我在广州发现了一个项目,生生的在里面投入了近千万的资金,到现在还没有见成效,我此次面见宁宇兄,就是指望着你能给我们指点一条出路呢。这不,项目的两个负责人我都带过来了。” 冯一丹的身后,站着两个男青年,大约都不到三十岁的样子,经过冯一丹的介绍,这两个人正是姜万和孙燕。就像冯一丹所说的,他带姜万和孙燕来苏皖省的目的,就是要为即将成立的万燕电子筹谋资金。 暂且不说冯一丹即将成立万燕电子这个消息。周从伟百忙之中宴请姜万和孙燕,但手底下的人却扑了个空,那个小实验室已经人去镂空,当下周从伟就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他当即就吩咐手下追查那两个人的下落,同时就给周行文挂了电话。 当周行文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订了好了直飞广州的机票。听到姜万和孙燕同时消失后,他心中咯噔一下,知道事情终究没按照自己设定好的剧本进行。重生者的优势虽然是熟知历史,但一些细节方面,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可能制造的那么完美的。不过周行文却不是一般的重生者,他立刻让周从伟派人24小时监控那处实验室,并开始准备资金。同时,他又让杨根水远赴苏皖,去调查一个名叫冯一丹的人。 做完这些后,周行文已经是在飞往广州的飞机上,这一次与他同行的只有戚温娅一个人。这让戚温娅再次感觉到了“行政秘书”的好处。此刻的徐予鑫却被周行文指使回了开城,她将协助叶冷冷一起监督阳光文化集团的运作。此时阳光文化集团也处于转型期,周行文的《仙剑奇侠传》在这两年间不仅为阳光文化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名声,更形成了一股仙侠潮流风暴,大量的仙侠文章不断的涌现出来,各地的跟风投稿几乎挤爆了阳光文化集团的邮箱。特别是在第三届阳光新概念作文大赛顺利举办之后,阳光文化集团在全国一举成名,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也恍然大悟的道:“原来《仙剑奇侠传》就是这个公司出版的~” 小说不像是影视作品,它可能从一开始就会十分红火,但若要形成强劲的风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就连周行文都没有想到,这种酝酿的结果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此次徐予鑫和叶冷冷的任务就是正确的引导这次爆发,让它转化为阳光文化集团扩大成长的源动力… 周行文一到广州,就立刻被周从伟派的司机接到了阳光家电连锁总部。虽然因为国美电器的强势崛起影响,阳光家电连锁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却不会像前世那样,国美电器一出,横扫所有同类家电同行。这毕竟还是93年,后世认为,97年以前,中国的市场处于“极度饥渴”状态,基本上市填不满的,有多大的广告效应,就有多大的销量,这在当时是个铁律。所以当时诞生了许多怪胎,各种保健品在市场上肆无忌惮的横行,资金一半用来打广告,一半用来生产产品,然后短短几个月就能收回成品,赚取翻了几番的利润。此时国美电器一家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甚至是国美和阳光家电连锁合并在一起也远远无法满足市场。所以不论他们之间有多大的竞争,不论这个竞争有多么惨烈,市场都会让两家最初的家电公司发展壮大。 “行文,是我的错” 见到周行文的第一面,周从伟的脸色并不好看。因为他刚刚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周行文皱了皱眉头,敏锐的洞察到了一些不好的味道。 周从伟拿出一份报纸,第二版以非常简短的叙述报道了一个小厂的成立:今天上午,由苏皖富商冯一丹投资,在广州江门建起了附近的第一家电子厂:万燕电子厂。根据厂长兼技术指导员的姜万透露,万燕电子厂是基于数字图像压缩技术而建立起的商业化电子厂… 周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