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_玉机真藏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玉机真藏论 (第2/3页)

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藏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己;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译文

    黄帝问道:春时的脉象如弦,怎样才算弦?

    岐伯回答说:春脉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因此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来不实而微弱,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春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巅顶疾病;其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助部位胀满。

    黄帝道:讲得对!夏时的脉象如钩,怎样才算钩?

    岐伯说:夏脉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盛去亦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气来时不盛,去时反充盛有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夏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身体发热,皮肤痛,热邪侵yin成疮;不及会使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嗽涎沫,下部出现失气下泄。

    黄帝道:讲得对!秋天的脉象如浮,怎样才算浮?

    岐伯说:秋脉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收成,因此脉气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气来浮软而中央坚,两旁虚,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气来浮软而微,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秋脉太过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其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咳嗽气喘,其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

    黄帝道:讲得对!冬时的脉象如营,怎样才算营?

    岐伯说:冬脉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闭藏,因此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说:其脉来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去虚数,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

    黄帝道:冬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季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变常。

    黄帝道:讲得对!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有逆有从,其变化各异,但独未论及脾脉,究竟脾脉主何时令?

    岐伯说: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以灌溉四旁。

    黄帝道: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得见吗?

    岐伯说: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黄帝道:有病的脾脉怎样?

    岐伯说:其来如水之流散,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来尖锐如鸟之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黄帝道: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过和不及各发生什么病变?

    岐伯说: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

    黄帝惊悟书肃然起立,敬个礼道:很好!我懂得诊脉的要领了,这是天下极其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书,阐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总的精神在于一个“神”字。神的功用运转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却,倘若回而不转,就失掉它的生机了。极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迹象不显而尽于微妙,把它著录在玉版上面,藏于枢要内府,每天早上诵读,称它为《玉机》。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