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平脉法 (第2/4页)
相搏,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rou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rou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肤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译文 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势必产生影响,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象弦,秋天脉象浮,冬天脉象沉,夏天脉象洪。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并且,人一生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的快,或见脉搏跳的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师答:你所问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所以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这是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二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脉,就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如果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假如脉与病症不相对应,必须了解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查病在表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查推断脏腑的盛衰。如果掌握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后,以传给有知识的人。 老师说:脉随呼吸之气的出入而行。初按脉搏时,其脉来的快,去的慢,这是因为呼吸之气呼出的快吸进的慢,叫做内虚外实。初按脉时,其脉来的慢,去的快,这是因为呼吸之气呼出的慢吸进的快,名叫内实外虚,。 问:高明的医生,通过察颜观色就能知道病情,一般的医生,通过问诊就能知道病情,水平低下的医生通过诊脉才能知道病情,请老师给以指教。老师答:假如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厉害,身体疼痛,却能自然安睡。到病家后诊病人的脉为沉而迟,知道疾病将要痊愈。根据什么知道的呢?这是因为,患者发热、身体疼痛,是表证之见症,表证脉应浮大,现在脉反见沉迟,为表证而得里脉,由此可知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假如病人诉腹部突然疼痛,却能安然自坐,切其脉为浮大,也可知道疾病将愈。根据什么知道的呢?这是因为,患者腹内疼痛,是病在里,里有病脉应当沉而细,现脉浮大,是阴证而见阳脉,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