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4/4页)
后,你们仍然可以按校定后的数字出书,这不会有什么风险的。厂长踌躇了半天说,念你们这么心诚,又是为老百姓办事,我就担一次风险吧。不过,开一次机,没有几百元的花费是办不成的。冯司二马上又掏出一千元交给厂长,这事情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他们回到唐都市,在孙二孬的酒场上,找到了杜思宝。孙二孬在县里闹腾时,项明春就很熟悉,于是不客气地坐在一起吃喝。孙二孬说,我小宝表侄当了咱们老家的常务副县长,我这个儿时的老同学打心眼里感到高兴。项书记、冯乡长,你们要好好地支持他的工作,让他的官当得顺溜溜的。这些大实话,谁都会说。项明春立刻表示,贵哥你放心,我们保证在杜县长的领导下,把工作搞得好上加好。孙二孬两眼放光,说自己开金矿时,就知道老家马寨村的地气动了,该出个大人物了,想不到就应在自己的好朋友身上。在孙二孬心里,当环保局的副局长算不得官员,当上了副县长,才是真正的领导。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那一本说伪造又不是伪造的统计年报书,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没有费多大周折,小王留下这个本子,把黄公庙乡从撤掉乡镇的黑名单上删除了。 在返程的路上,一行人心里的阴霾散去,又像当年后进村整顿验收时那样,说起了跑这件事情的过程和一些笑话。 冯司二说:“杜县长啊,我看你这个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啊!”杜思宝说:“在你们面前,我摆什么臭架子?我这是跟宋炯书记学的。明春啊,这次行动,我真的非常欣赏你的才能。要不是你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恐怕这件事儿要办黄。” 冯司二说:“杜县长,你不知道,我们项书记其实是怀才不遇呀,如果让他当上了县领导,肯定比有的领导高明。” 项明春吃不得人夸奖,又怕伤了杜思宝的自尊,急忙拦着冯司二的话头说:“你不要瞎吹。我们能够把这件事儿办成,都是杜县长英明指挥的结果。我那些小点子,偷鸡摸狗的,不大气,实在算不了什么。” 杜思宝说:“你不要谦虚,鸡鸣狗盗也是三十六计中的妙计之一。我已经看出来,你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回去要给曹书记和郗县长好好地汇报汇报,要他们想办法,把明春的事情考虑考虑,确实不能再埋没人才了。” 冯司二非常高兴地说:“好,杜县长是个伯乐,发现了千里马,项书记的进步就快了。” 项明春揶揄地说:“你这个老兄啊,我知道你巴不得我早日离开黄公庙,腾出位置,你好抢班夺权呀!” 冯司二憨厚地笑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杜思宝说:“我也看得出来,你们两个的配合,真的不错,在乡镇工作能有如此好的搭档,不仅是两个人共同的福气,而且是一个地方广大干部、群众的福气。” 项明春敬佩地说:“杜县长看问题是非常准确的,我要不是离不开冯乡长这个好搭档,早就要求县委给我找一个部门调休,让这个老兄干了。” 大家一时无言,还是项明春提出,别说这些酸不拉唧的奉承话了,说点笑话,我们大家开心开心。 冯司二说:“县长带头,当兵的加油!请杜县长先说。” 杜思宝想了想这次跑的事情,忽然联想起和宋炯一起进京跑项目的轶闻趣事,就对大家说了,几个人觉得非常好笑。 项明春有所感悟地说:“这当官呀,全凭机遇,碌碌无为的人不见得进步慢,相反有本事的人说不定受到压抑。历史上多少草莽英雄,让知识分子俯首帖耳跟着人家干。旧社会,我们乡里出了一个有名的绅士,大字不识几个,当时却统治了方圆几百里。抗日战争的年月里,大城市里一批知识分子来投奔他,他为这些人热心地办了学堂,让他们发挥作用。有一次到学校视察时,学校的主持人为他特意准备了一场篮球赛。他对学生们打篮球在场上乱抢不理解,让手下人给学生一人买一个,说这样拼命地抢来抢去,成何体统?弄得学校老师费了不少口舌,才让这个大后台老板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后来,蒋介石把他请到南京开会,他回来后,学着外边的社会风气,倡导实行新生活运动,自己只喝白开水,说这个要求好,人老几辈子,就喝这东西才养人。说起南京市来,赞不绝口,真让人开眼界,却对在马路上让行人靠右边走的规定想不通,对身边有知识的人说,这老蒋不知怎么搞的,行人都靠右边走,难道让左边空着?” 杜思宝说:“你这是老掉牙的段子了,没有什么新意。我听说,这个人非常正直廉洁,疾恶如仇,天天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服,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冯司二说:“这倒是真的,几十年过去了,一些老年人仍然有口皆碑。但他脱不了所有男人的套儿,爱江山也爱美人,老婆就娶了三个。据说,那次他从南京回来,蒋委员长封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他回来后,当着众人的面,把那张委任状给撕了,说这玩意儿顶屁用!我这一生,最讨厌当官的,摇着笔杆坑害老百姓,老子有的是枪杆子,难道还怕他们不成?到了晚上,和他最宠爱的那个小老婆睡觉时,小老婆出于好奇,摸了摸他的下身说,咦,我以为皇帝封你了大官,你的家伙也跟着变大了,谁知还是这么大小。他对小老婆说,正是因为这东西没有变大,我才不要那个没用的委任状了。” 就这样说说笑笑,回到了黄公庙乡机关里,项明春领杜思宝到自己的房间里洗涮。冯司二没有进屋,脸黑着站在院子里,仿佛生很大的气。 机关院子里乱七八糟的,那棵大梧桐树下,拉了一地白乎乎的鸟粪,没有人打扫。显见得人心散了,谁也没有心思整理卫生。 机关院里的干部职工见到杜思宝的小车进院,呼啦啦地跑了过来,全部围上了冯司二。院外的部门也有人听说他们回来了,赶紧跑了过来。 没有多大工夫,冯司二的周围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没有人敢先说话,就像犯人等待判决时的心理,一个个眼巴巴地等着冯司二说出吓人的坏消息。 终于,一个老同志战战兢兢地问:“冯乡长,事,事,事情办砸了?” 冯司二虎着脸说:“办砸个毬!办成了!” 人们立刻欢呼起来。有几个小伙子,把冯司二抬了起来,高兴地向空中一阵猛抛,仿佛迎接的不是他们一贯害怕的冯乡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人们多年没有这么欢腾过了,庆祝的鞭炮立刻在机关内外响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