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有病 (第4/5页)
的关键作用:“对了,如果有什么分歧,你可别跟他争,顺着说就行了,”一壁走,远航一壁耐心地交待着注意事项。 圈内人士透露,这家医院的基础设施在国内稳居领先地位,不仅绿杨环绕、小桥流水,关键是壁垒森严、金城汤池,经外籍专家论证,建筑抗震性在8。5级以上,楼内三重隔离装置均可抵御65式82毫米无坐力步兵炮的近距离直射。 “你们要干什么?”从第五病区幽蓝的落地门内探出个警觉的白大褂。 “您好,我们是来看袁莱的,前天预约过,53号,”远航的台词大概是早就彩排过:“麻烦您了,”她可掬的笑容与刚才在车上判若两人。 “给他带东西了么?”白大褂变成一对儿。 “有,有,”陆远航的样子近乎于讨好,赶忙把枕流手中的购物袋摊开:“香蕉、火龙果、橙汁、奶昔,还有些饼干、软糖什么的,包装都没打开过,”女孩儿一件件地展示着。 “不能有玻璃瓶、金属、带锋利边缘的、绳子…”那两双白多黑少的眼球傲慢地从镜片上端的缝隙中打量着眉目渐锁的徐枕流:“这是什么?” “没有,没有,”远航火中取栗般迅速将捡出的“敏感物品”藏到身侧,战战兢兢地看看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山高皇帝远:“这是我用的,我用的,”枕流撇了一眼,只不过是卷黑色垃圾袋,还有包湿纸巾。 “别老来,容易干扰我们治疗,”“白衣法官”把通过安检的夹带踢到墙角处,像是厌恶地躲避着一切可能玷污她美好灵魂的菌类:“袁莱,袁莱…”合金门缓缓洞开,小徐看到几双惊恐的面孔在走廊里徘徊,其中一个秃头不知为何猛然兴奋起来,连蹦带跳地四处游走着。 “谢谢您,”女孩儿如释重负地把作为质押的身份证两手捧上,大概是司空见惯,她对里面的一切并没有表现出外人寻常的好奇,而是紧抿双唇、盯住水磨石地发呆。 “你们快点儿啊,中午饭前得吃药,”白衣天使大婶头也不回,随着声沉闷作响,厚重的耐火隔离门复又“百年好合” 这就是袁莱。 和女人相比,男人似乎从未拥有过花样的青春,作为补偿,他们的衰老也要迟缓许多,所以年龄就不那么容易判辨,但通过历史断代的横向比较倒可以粗略推断出,袁博士大约和风华正茂的项尚处长伯仲之间。就像被维苏威火山吞没的庞贝古城一样,他清秀的眉眼似乎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充满梦想和憧憬的年代,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只有毁灭才能带来永恒,而一切的繁华终将成为过眼。 “最近怎么样?”远航小心地跟在他身后。 “还那样,”不难想见,里面的生活大概平静得几十年如一日,在轻松中沉重着。 老舍先生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不知乃三北造林积德,还是温室暖冬造孽,如今北京的腊月也有了不少响晴而无风的日子,今天就是这样。松柏虽然可以常青,但却挡不住一层层的浮尘,更不用说那干枯的苦竹和斑驳的榆叶梅了,这杂牌岁寒三友想来怕是也曾作为一景为“公园式医院”呐喊助威过。好在间或有一二山鸟甚至松鼠来此徜徉,大概是见怪不怪的缘故,这里的小精灵们反倒不怎么怕人。 走到憔悴损的葡萄架旁,不等本家发话,陆远航很自然地用纸巾把石桌石凳上上下下地擦了个通通透透,连不大可能碰到的犄角旮旯也不曾漏过,事毕,又将用过的湿巾装进预先准备好的垃圾袋中封紧。一般情况下,多数洁癖症状都仅限于“独善其身”并不管他人瓦上霜;如此看来,这位大师兄属于很少见的那种“兼济天下”型,把对洁净的嗜好推而广之到周围所有的人身上,书生的胸襟到什么份儿上都难以释怀;否则,远航最后也不会把自己和徐枕流的双手也一并擦了个干干净净。 坐定,面色青白的袁博士转向枕流,他的目光显得很缥缈,并不像常人那样盯住对面的眼睛,而只是泛泛地落在脸上:“恐怕记不得了吧,你上中学那会儿我们见过。” “是么?”男孩儿有些意外,这完全和他想象中的开场白大相径庭:“我经常听说您…”有所耳闻不假,但那个画蛇添足的状语却是临时杜撰的,时间紧迫,局促的小徐实在来不及遣词造句,究竟“听说”过人家什么,既可疑,又踩了线。 好在袁莱似乎并未经意,而是笑着望望远航,却没有做声。他显然很清楚女孩儿今天所为何来,也便不想浪费宝贵时间,愿意让人家不虚此行。 “其实也没什么,”女孩儿很自然地流露出一丝尴尬:“听说魏丹最近也不跟她爸爸说话,好像学习也…”看来,此处大概是陆姑娘常用的另一个咨询场所。 “这都不重要,”袁博士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打断了远航的迂回战术:“直接说你最关心的,”不难看出,当年的他一定很犀利。 陆远航也不是那种永远以面纱示人的作茧自缚,既然求医问药,索性一竿子插到底:“我就是不知道魏一诚到底怎么打算的…” 关于这件事,徐枕流从被拉下水那天起就偏向于支持,且始终如一。不仅如此,他对此类恩怨向来劝和不劝散,虽然自己从未陷于两难境地而进退维谷,但一种坚信天赐良缘的本能却会让感同身受成为自觉自愿。其实,枕流也常常感到困惑,那些百折不挠的“死心眼”究竟是因为坚强才留下来,还是因为懦弱而不敢面对失败呢? 显然,袁莱和这位小师弟不谋而合,其实对于所有纯之又纯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对秩序与和谐的期待早已同生命本身的价值难分彼此、如胶似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