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咖啡 (第5/5页)
“感觉她挺不一般的,”陆远航见枕流的照猫画虎迟迟没有进展,索性拿起那本沉淀着厚厚尘土气息的巨型字典推敲起来,顺便自问自答,把刚才的探讨做了个了结:“真不知道魏一诚到底怎么打算的,”她换个了角度,新瓶装旧酒:“你说,他大概就是想找个情人吧,所以…”当话题每每不可避免地进化到这个地步时,女孩儿的神情总是如海啸前的沙滩般黯淡,这次大概也没有例外的理由。 “我不觉得,”枕流的回答很干脆,但却没有进行任何追加论证,果断得一干二净。经过多次思想政治工作的你来我往,他早已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但正如田单救齐尚且需要有个根据地一样,如果连这最起码的底线都被赶尽杀绝,那恐怕就真的没戏唱了。 事实上,虽然平日里一副游戏人间的戏谑模样,但真遇着原则性问题的大是大非时,徐枕流倒不会满嘴跑神舟飞船,基本还算得上知无不言,即便是善意的真假虚实,也要慎之又慎、反复掂量,避免把雪中送炭弄成落井下石。枕流始终认为,说魏一诚拿远航当礼拜天过,从逻辑上不大讲得通。首先,这位草根崛起的研究室主任之所以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如履薄冰般的步步小心,且不用说那些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同事,即便是初来乍到的萍水相逢,也不难一望而知他的城府和谨慎,千年铁树居然也会“红杏枝头春意闹”实在让人跌破眼镜。其次,退一万步讲,即便这位老油条真有哪根筋搭错了线路,也该及时拿绝缘胶布杀人灭口才对,即便陆姑娘非哭着喊着要把本科证书换成硕士文凭以便将来相夫教子,凭魏教授在圈内的通天手眼,随便找个大学安顿下来绝不是问题,断无千辛万苦地把定时炸弹栽培到自己身边让别人捉贼捉赃的道理。此外,这里面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人之心,就算我们把魏一诚这位金玉其外的学界新锐假想成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花红柳绿,恐怕也没必要非跟陆远航过不去,从成本收益角度讲,她绝对算不上购物首选,一旦跟这种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的追梦少女纠缠开来,不死也得掉层皮,再说如今的劳务市场里,物美价廉的候补二奶汗牛充栋,闭着眼睛随手指上哪个都比被套住强。 除了仅供夜半无人私语时自娱自乐的“性价比”理论外,其余那些振奋人心的判断,枕流都一一给如饥似渴的远航反复沙盘推演过,陆姑娘也基本认可这救命稻草般的先礼后兵:“你确定他是那么考虑的么?有几成把握?”人往往只有在得不到质的满足时,才会去诉诸量上的安慰。 “如果我是他,我就会这么想,”徐枕流也是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毕竟,既不能突破真实的底线,又得考虑别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拿捏好这个分寸要比想象中微妙很多:“你自己首先得调整好心态,”他看了看远航右侧脸颊上此起彼伏的痘痘,中医理论认为,痤疮长在这个位置上暗示了体内的肺热 所有读过邓论的莘莘学子都知道,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敢于“踏踏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奔小康”都源于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世界大战短时间内打不起来,因为爱好和平的力量在增长,因为帝国主义越发不得人心。但这仅仅是从一般逻辑上分析的结果,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小*平同志就曾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要警惕霸权主义的疯狂性,也就是说,人家完全可能在条件不很成熟甚至很不成熟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道理都一样,人类并非绝对理性的动物,尤其在面对儿女情长的考验时。举例来说,从远航的话茬中,徐枕流判断出她并不知道魏一诚爱人近期并不在家的“关键动态”不难想见,如果陆姑娘能第一时间破获如此重要的战略情报,怕是早就有千种揣摩、万般猜测了,既然海誓山盟的卿卿我我都可以留一手好过冬,枕流这个局外人当然也更乐得“观棋不语真君子”了。 “每次听你分析这些事儿,我都会想起一个人,”远航像是很不情愿地回到电脑旁边继续那东拼西凑的琐碎,当然,她也明白聊胜于无的简单道理:“你们两个真的很像。” 这已经是枕流第若干次听陆远航提到“那个人”并反复表达要介绍二位认识的强烈愿望,但每回的热情倡议似乎都在不知不觉间石沉大海。刚开始,他还有兴趣打破砂锅问到底,看看究竟是哪路神圣,可远航总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只说是个特殊的朋友,早晚会露出庐山真面目。久而久之,枕流便也习惯了这种众里寻“他”权当是个“山在虚无缥缈间”吧,倒也有日渐熟络的久违之感。女孩子口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赵钱孙李、贾史王薛,倒不见得全有幸名列新欢旧爱,但大都刀枪剑戟、各怀异能,但若抬起杠来细细推敲,往往真假参半,从三分史实到七分虚构大小不等,其中某些粗制滥造的人物形象甚至能从小说、评书里看出几成究竟。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无非是要让身边的居心叵测或望眼欲穿们知道自己那沧海一粟的处境,强中更有强中手,若想“不畏浮云遮望眼”除非你“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过,和这些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儿女情状相比,陆远航倒是显得光明磊落许多,更倾向于把大小动作都摆在桌面上,而不屑于用无中生有的泡沫去哄抬身价。可遗憾的是,当尴尬真正袭来时,这种坐看风云起的自信却没能被她善始善终。 窗外月色渐浓,小胖子开始懒得再亦步亦趋地挤眉弄眼,索性自说自话地“原创”出一个个矫首昂视的“新款”篆书交差:“其实啊,这些例字也都是当时人写出来的,凭什么非得以他那个为标准呢?”枕流欣赏着刚刚一挥而就的历史,并交给远航过目,一边自圆其说地打着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