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二共枕 (第5/5页)
时间、精力之余,保不齐还可能被当成破坏和谐社会的“别有用心”而清除出阶级队伍。一向极不合群的冯业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着实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虽然案情不清、证据不足,但枕流觉得,人家可能在做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即使曾经让自己下不来台,此时此刻又在冲毫无恶意的程毅发难,但徐枕流还是决定息事宁人。他拉了拉正有些不知所措的程毅,清清嗓子,打算取而代之。 “我来献个丑吧,”一个清亮的声音从光线深处响起,在这有点儿剑拔弩张的关头,显得愈发柔和。 是班主任。 于是,党代会招手,人大代表举手,政协委员拍手,欢呼声中,《爱的代价》缓缓响起。 虽然本就是位“名义元首”当班的人事部门平日里又少人问津,但袁扉老师倒真是静谧得可以。按理说,像这种中层行政干部往往是朝九晚五,即便只有报纸茶杯相伴,也得随时在射程范围内待命。可是,不大的校园里,却整学期也难得见到那似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脚步,你明明知道她就在此山中,可永远云深不知处,但这种略带萧索的“朝隐”却无半点儿神秘或者刻意,因为倘若你随时推开三楼尽头那扇半掩的木门,就立刻能有个温温的微笑尽在眼底。 此次聚会,班主任自然位于受邀的名单之中,不出意外,她原本并没有打算凑这个热闹,理由也的确冠冕堂皇:不愿在年轻人堆儿里“鹤立鸡群”可负责三顾茅庐的偏巧正是苏韵文,经过一番软磨,袁扉还是欣然赴约。其实,真正的如水的性情该是随物附形、顺其自然,也就是佛教徒们常挂在嘴边的“随缘”一味拒人千里之外,反倒显得做作。而当这种存在似乎开始被遗忘时,她又会毫不突兀地出现在你面前,就像刚才的化险为夷。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象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时常听到有人质疑中国权力运行的非透明化,并以此生发乃至煽动出一系列不满,其实,在绝对值一定的条件下,信息享有密度的与单位渠道内个体数量成反比,简单说就是,十几亿人的社会中想不隐瞒点儿什么都难,与政治态度无关。反过来,要真把欧美国家的监督机制推而广之,大概习惯于关起门来男盗女娼的中国人反而该觉得不习惯了,比如像语研院这种小圈子,舆论的“监督”就已经近乎人人自危的程度,即使像袁老师那样低调,依然难逃无所不在的口耳相传。 据陆远航援引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之言论称,别看袁扉不声不响,出手却是稳、准、狠,当年也曾惊起一滩鸥鹭的她,于万花丛中准确地相中未来的“绩优股”为后半生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东床快婿原本也是学界科班出身,二人在当年的研会校际联谊中结识,也算得才子佳人、鸳鸯蝴蝶,当然,想让姑娘点头还得慢慢奋斗。那会儿,正处在改革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到街上卖点什么都能比院长阔绰,于是乎,那位脑筋活络的师兄便弃文经商,凭着心理学出身的那点儿人情世故,不出几年便打下一片工农武装割据,进而事业、爱情双丰收,人家不屑于弄点儿培训、搞搞文化产业,更懒得靠变卖知识产权来换个没多大区别的活法儿,而是一不做二不休,要玩儿就玩儿大的。总而言之,时至今日,已成一路诸侯,多了不敢说,到南极洲或者北冰洋投资移民大概是没什么问题,一句话,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北京城是容不下他了。 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善意的加工或者恶意的篡改,从《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到《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历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大力支持下的心血结晶。从信息论角度讲,噪音必然导致失真,随着故事那扣人心弦的艺术性逐渐加强,距离原始真实也就难免渐行渐远,有得必有失嘛,若非如此,后世那些有考据癖的“钩沉学家”们大概就要没饭吃了。 正如神探李昌钰博士所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证会出存在重大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事情的反面,通过一个线索,去怀疑,并找出真相。”其实,任何传言都要先画个问号,尤其是当它与散布者本人构成千丝万缕联系的时候。落实到关于袁老师的种种,从远航那里得知的点点滴滴显然就很值得存疑,她当初能平趟研院招生部门,就是通过魏一诚抄的人家这条后路。不仅如此,陆姑娘甚至怀疑袁、魏二人曾经有过超出普通朋友的亲密,可却又拿不出任何有像样说服力的论据,推理的逻辑线条不过是那些可以有无数种解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远航之所以会热衷于自爆猛料,当然与她一贯的想象力以及发散思维有难解之缘,但这也是女孩子们中司空见惯的常用伎俩。的确,在此问题上,两性差异又是分道扬镳,男人们对另一半的罗曼史往往讳莫如深,稍作打听便有小肚鸡肠之嫌,但女性朋友却正相反,她们更喜欢半嗔半喜地宣传自己的“他”如何倾倒众生、见血封喉。这也难怪,和做生意的道理一样:商家们总是吆喝“进来随便看看”即使买卖不成,也乐得有个人气;然而,掏钱的主顾恐怕绝不希望自己拿回家的衣服被别人试过,无论后来洗得多么干净。 有鉴于此,尽管袁扉身上笼罩着一层宫怨词般的迷离,但徐枕流对关于她的流言却总是敬而远之。当然,信不信由你,传闻很可能被杜撰过,但也多少会存有些许真理的种子。 连旁观者都是雾里看花,当局的陆远航自然就更难分清南北东西了,原本甘居人后的她,待袁老师在掌声中谢幕不久,便找个台阶、自告奋勇,一首每次唱K必点的《天下狼子不独你一人》。 “情人的眼中,祈求望不见清晨;你不想,我偏要,是一个名份。难留低你身,能留下也成负心;你不要,但却问,我会不会等。天下狼子不独你一人,你说有缘没有份;天下弱者不是只得我,到处也是寂寞情人…” 歌词是粤语的,可却难不倒真正的“业内人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