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3章就是它 (第3/3页)
也好。让他们看见我就敬礼。很爽吧?哈哈。” 进了船长房间。马骥关上门。激动地 说道:“我们找到了!” 张军一愣。急切地问道:“找到了?你是说勋爵号?” 骥摇头道:“不是。” 张军问:“那你找到了什么?” 骥道:“这是为勋爵号货轮护航的护卫舰。” 张军激动地问道:“真的?” 骥连连点头:“真的!我肯定!” 张军问:“你怎么看出来的?我刚才也一直在这里看你们送上来的电视。我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啊。都是一堆废铜烂铁。而且都覆盖了一层泥沙。” 骥依然很激动。说道:“这半年都把相关的资料背熟了。这艘护卫舰是日本2942年大阪铁工樱岛船厂制的一种特殊护卫舰。它是用近海防御的。它长一百二十点五米。舰宽十点一米。排水量三千二百五十吨。最高航速二十节。主炮是四门十三毫米的火炮。副炮是十六门三十七毫米火炮。还安装了二座双联高射机枪。二个烟囱呈并列排布。” 张军道:“这些特种都符合?看见它的号没有?” 骥道:“虽然我们没有敢测量。但经过我目测差不多。特别是炮火和烟囱不用仔细看都知道。号我么能看见。你也要求太高了吧?” “我想日本的这类护卫舰不止一艘吧?你怎么就肯定它就是护卫勋爵号'轮的那一艘护卫舰。而不是其他的护卫舰?”张军不相信地问道。 骥笑道:“你这家伙就爱跟我斗嘴。日本这类护卫舰确实不止一艘。但也不是几十上百。据我查询到资料。日本的大阪铁工樱岛船厂0年到45年共计制造了六艘这类护舰。其中二艘在南太平洋战区。三艘在日本本土。一艘在我们中国。” 张军惊讶地问道:“你不会每一艘的去向都研究了吧?” 骥点点头:“确实如此。南太洋的二艘有一艘在进攻印度的战役中被英国飞机炸沉在印度洋中。另一艘失踪。日本本土的三艘战后都幸存下来。其中二艘被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抽签取走。直到现在还在。一艘被美国的海军部做了靶舰。在那霸港附近海面被美国巡洋舰练习击沉。在我们中国作战的那一艘在日本败投降后移交给当时的中国政府。它现在还在博物馆里。也就是说艘该类型的护卫舰有五艘有下落。只有一艘五下落。这艘现在被我'|找到了。” 张军笑着对黄浩炜道:“是不是做梦一样?真有这么巧?” 黄浩炜高兴地说道:“说巧也不巧。我们还不是从银鲨鱼号潜艇的到提示才来这里。否则我们也找不到它。这都幸亏有我们马骥这半路出家的专家提示。” 张军道:“这个我知道。问题是里的海水深度并不深。别人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黄浩炜道:“这个倒不奇怪。你|新闻。今天这里说发现新油田。明天那里说发现新煤矿。那还是在地。凭借现在的新技术设备要找到油田煤矿似乎并不困难。但还是不可能一下找出来。有的矿甚至要找几次才最后发现。这东西有点说不清。有点几率在里面。” 骥道:“张军你还好意思说这个。你有目标有设备有资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找到这艘护卫舰。离最后的目的还远着呢。别人没有目标没有你这么好的设备和条件。怎么找的到?又有几个象我一样这么盯着这件事的?就象刚才我们五个人下去就只有我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那三个只会把它当成普通烂船而不惜一顾的。” 张军承认道:“说真的。要不是王思华改造好这个声呐系统。我们又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而且你马骥又帮我们划定了目标区域。我们在这一望无际的海洋里还真找不到一艘目标船。” 黄浩炜转头问马骥道:“是不是再下去确认一下?还有如果是真的我们要不要…。嘿嘿。要不要毁尸灭迹?” 骥大惊:“你要杀他们?” 黄浩炜先是一愣。接着大笑道:“靠。你脑袋想什么?我是指下面的沉船。杀人你下了手?” 张军闻言也笑了:“你们爱钱可以。千万不要杀人放火啊。” 骥道:“验证一下也可以。要不张军你跟我下去。我们二个人量一下船的长度宽度另外还找一找有没有什么凭证。” 张军点点头。说道:“只要证实了它是的。我有办法将它们毁尸灭迹。哈哈。” 骥道:“什么办法?用炸葯炸?” 张军回答:“要让人看不明白。我还不把他们炸成碎片?我哪里有这么多炸葯。你先不要管这些。首,验证它真的是那一艘护卫舰再说。” 黄浩炜道:“那我在这里的控制室看着。你们二个下去?” “就这么定。这里的设备你不用理。只要看着这二个电视机监视器。这台是连接潜水舱里那台摄像机的。可以看到潜水舱外面的情况。这台是连接舱内摄像头的。能够看见潜水舱里的情况。也能直接与潜水舱里的人通话。如果万一出现险情你刚才驾驶潜水舱的汤姆就行。”张军边走出门边说道。 黄浩炜道:“我知道。” 在这艘船上呆了十多天的时间。与何阳分手都有七八天了。这些简单的事早就清楚了。 张军马骥重新进入潜水舱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关注。那些海员估计马骥是第一次进潜水舱很好奇。想亲自试一试味道。所以就缠着张军下海。 张军马骥二人都经过了很正规的培训。自然也是轻车熟路。潜入水中后就很平稳地直驱沉船位置。潜舱里有相关的测量仪器。各部分断船的长度很轻易地测量完毕。船宽的数据也很快到手。为了稳妥。二人还测量了舰桥的有关尺寸炮管长度等等。 忙了三个多小时。甚至还cao纵了舱下的机械手在一堆乱铁中翻找相关证据。最后马骥对着舱顶的摄像头起大拇指。大声喊道:“老大!没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