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司机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在家闲着无聊,我就静心翻看着一本《职业心理学》,是老婆书架上的藏书,书皮很陈旧,感觉跟现在街面旧书摊上残存的琼瑶大婶的言情小说差不多:你好好好老土哦…在部队时,我看的书很杂,那时候给首长开车,经常跟司令部的秀才们打交道。秀才们就引导我这个初中毕业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先从专业开始,单汽车维修方面的书籍我就啃过几大本,活学活用,基本保证首长小车无妨碍畅通。在这点上我品尝到不少甜头,首长格外关照我,表扬我这个农村兵肯吃苦好学。到了地方给领导开车,我的专业技能发挥了更大的优势。出车前总要细致检查一遍设备性能是否正常,做到有备无患,反正从没发生过中途把领导撂下的。领导也最忌讳中途撂担子的车夫,更厌恶拖车过来将自己的宝座驮走修理,车道就是官道。所以,司机的技能是领导考核你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进步明显,首长督促秀才们继续帮助我这个农村兵,最终鼓动我参加了电大函授。我一开始学的是会计专业,因为自己读书时数学成绩向来不错,喜欢跟数字打交道。我学会计专业是考虑以后退伍好上乡政府谋个吃饭的岗位。我父亲在村里做了一辈子泥腿子干部,跟乡里的头头们算是比较熟,过去的税费收缴少不了村干部在前头打前锋,乡里领导也记着这些老功臣,偶尔村干部上乡里汇报工作,领导会跟他喝两杯。父亲来信说,乡长跟他喝酒时拍过胸脯,等我退伍时,一定在乡里安置个位子。显然是酒中豪言,不当真的,不过父亲倒是提醒我:乡政府的老会计过两年就要退休了,那可是个好位置,可惜你算盘都不会敲,实在不行,回来接我的班,开拖拉机吧。开拖拉机帮人拉矿石,是这位泥腿子干部的第二职业,靠那点干部补贴他自己吃饭都不够,更别说要养一家子了。好在他过去在人民公社当过拖拉机手,贷款买了辆拖拉机干起了第二产业。所以,我心里有了想法,以后学到一门技术,再进乡政府,安置起来要容易些,就这样啃起了财会。老实说,没到一个月,我就打退堂鼓了,因为一个月下来,我还是无法理解啥是"借方",何为"贷方",跟一般意义上的借钱还钱是两码事,可我偏偏钻不出那死胡同,总颠倒位置,只好放弃了。秀才们又给我出招了,说学汉语语言学吧,这专业适用性不大,却是拿文凭的最佳捷径。有道是耳濡目染,跟他们整天消磨在一块,我也快成半个秀才了,还别说,学起中文得心应手,反正比在学校时轻松多了。遇到什么修辞或文言文等难点时,请教他们比老师管用,手到病除。

    可最终都是徒劳,几年读下来,我没指靠啥文凭安排自己的退伍生活,首长的一句话指明了道路:这样的同志应该放在地方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于是出了军营,我列在了军队特殊人才的名单上,回到原籍,地方安置部门还收到了军方举荐函。碰巧遇到同样是军人出身的局长,大手一挥:小兵蛋子我要了,继续开小车。

    我现在的人事档案上就填有大专学历,这有那些秀才们的功劳。比之老头子的研究生学历,我也不觉得自己水分多,这年头,到了一定位置,小学毕业也能扣上博士帽子,咱大专学历也就名副其实了。

    那本藏书是老婆推荐给我看的,说你闲着也是闲着,学学理论知识,往后在实践中多总结些人际关系经验。还说给女领导开车,你老余可得多加小心,多揣摩女人的心理。我重点阅读的正是里面的那章"职业女性的心理",虽读不懂上面枯燥的专业术语,可对照在老婆身上,我看起来消化得也快。老婆本是职业记者出身嘛,总结一个词就是:冷酷到底!啥场面都见识过,跟个女法医似的,能把尸首当标本收藏,相当地麻木。

    我无法将书里的文字码在女市长的身上,总觉得她跟我老婆不是一类的女性,我老婆再冷酷,到了床上可是热情似火的,能把我整个小鸟燃烧。

    吴市长是哪类?非要我给个定义,三个字:不知道!

    别看老头子是冲杀过枪林弹雨的,生来却有收藏怪癖,小到毛主席像章,大到古玩字画,把他家的小洋楼书房整得混乱不堪,书不多,杂货倒不少,为此,领导夫人意见可大了。有一回实在看不过去,就将文革时期的几张破旧宣传画扔进了垃圾桶,先斩后奏。老头子知道后,立马露出军阀嘴脸,破马张飞似的给老伴一个耳光,骂她是白痴,不珍惜文化遗产。帽子扣得太大,有点斗"右派"的架势。老伴一气之下,要跟这位"武斗分子"离婚,老头子没当回事,反而笑道:你这是让组织怀疑我在外头一定包二奶了。

    我刚给他开车时,他还在水利局长的位置上,那时候要清闲点,有空就让我载上他逛西城收藏市场。车一停好,他就拽上我扎在了人堆里,连路边地摊也不放过。只要他看中的,不管是陈旧字画还是破尿壶,出手也大方。我记得当时他还高价买了几本越战电影改编成的连环画,一回到车上,就返老还童了,看得很认真,到了家门口还在埋头看书。

    升迁进了市政府后,老头子公务繁忙起来,也没时间发扬光大这一嗜好。不过,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