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纵是连逢知遇恩难动芳心情独 (第3/8页)
,潭水清澈隐隐见底。 她饮足也洗了个脸,觉得不洗个澡,真是辜负这一池清水。 夜深人静,又地处荒山,哪会有人来此,而且此处背壁面河,地势颇高,在潭边洗澡可监视三面,如有人来老远可以看到,况左边是个绝崖。 于是她脱衣下了水。 时值盛夏,潭水却是沁凉之极,一时兴起,向小潭彼岸游去。 哪知游到上潭彼岸,忽闻有人叫了声“好”!这声“好”差点把连莲魂儿叫飞。 因为她是完全赤裸的。 她大惊之下,立刻钻入水底,向刚发声处潜去。潭的直径不过十丈左右,当她轻轻探头出水时,却未看到人。 她相信,刚才出声叫“好”的人是在她放衣服的大石附近,向那大石望去,又飞了一魂! 她的衣衫已不在那大石上了。 “为什么我这么大胆?为什么过去从不敢在没有友辈的戒备下赤裸下水,而今却敢?” “是什么人拿了我的衣衫?” “不是拿!”这人道:“是代姑娘保管!” 连莲满腔怒火,却知道此刻要小心应付,道:“谢了!就请阁下把本姑娘衣衫放在原先的石上,退出十丈以外。” “好好!一切都依姑娘,据说这一带野猴甚多,曾发生过猴偷走衣衫的事,所以在下不能不为姑娘耽心。” “好意心领,就请把衣衫放在大石上吧…” 语音未毕,果见衣衫被丢在大石上。 此刻连莲可顾不得被此人看到身体的危险,她以为此人的企图应不仅此,立刻游到大石拿起衣衫。 果不出所料,这套衣衫不是她的,而是男衫。 这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本就不该天真,此人会轻易地把衣衫还给她? “君子一言,言白染皂!这位同道把衣弄错了吧!” “噢噢!果然是一时大意弄错了!只不过在下心仪姑娘已久,早已有意攀交…” 连莲道:“要交朋友是不是应该先把我的衣衫拿出来?” “当然…当然…。不过连姑娘真有意建交,就请先换上在下的衣衫,在下也换上姑娘的衣衫…” “为什么要这样?” “这样才能表示姑娘的诚意!” 连莲的肺部都快气炸了,厉声道:“大胆的狗贼,你知道戏耍姑娘的后果吗?” “知道!”这人分明在客栈中吃早餐和小二说过话,本有很重的江北口音,此刻似想改变使对方听不出来,但乡音全改掉很难,他道:“实在下本意尚不仅此…。” 如果此刻连莲不顾一切出水对付此人,说不定更易得手,有几个色鬼能在面对赤裸的美女之下,还能中规中矩地出招? 但是,无论如何,她是做不到的。 假如她就暂且穿上此人的衣衫,再去捕杀此贼,应该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但是,她忽然想可能是一个陷井。 第一个可能是衣有迷药,她一穿上就着了道儿。另一可能是,她一换上这贼子就逃离此处。 贼一逃她一定会追,然后把她引到很多同道之处,宣布他们昨夜是在一张床上…。 反之,为何二人的长衫都在对方身上? 连莲以为井非没有这种可能。而此人来这一手,隐隐地,似乎背后有人支持的可能性更大些。 这个幕后支持者可能是龙家人。 如果说龙老爷子恨连莲忘恩负义,找人斩了独子一只手,也找人重创忠仆龙不忘,就认为是他唆使这人来对付连莲的,至少连莲还不敢如此侮蔑龙潜。 到目前为止,龙潜除了在护犊方面表现得过分激烈之外,他仍然不是个坏人。 以龙不忘的为人,似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有一个可能的人,那就是“血猴”龙三,龙三上面本有一兄一姊,在他七、八岁时,兄姊生怪病死亡,这就是“三”宇的由来。 由那时起,龙三受宠,就趋于骄横了。 况且连莲以为,她是个冰清玉洁的姑娘,这色鬼的衣衫只要穿上,就会被它污染。 她不愿这么做,虽说人在危急中应该机变,但也要看机变的成功率有多大而定。 这贼说过,他的本意尚不仅此,这已经挑明了。 两人耗时间。而这人始终未露面。 他似也知道,一旦事败,连莲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过他。 “你说你对我心仪已久是不是?” “是…是的连姑娘!” “那么你的大名和师承可以说吧?” “当然,当然!在下名叫管得宽。华山门下。” 连莲知他在胡扯,道:“管大侠到底有何企图?何不直说?” “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吧!在下对姑娘绝无非分之想,只想请姑娘去见一个人。” “谁?” “姑娘,恕我不便提早告诉你,但在半途上,在下就可以相告。” 连莲猜想必是龙三,但她也不说破,道:“由此看来,管大侠也不是坏人,只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本姑娘对这种重义尚礼之人十分敬重,只要管大侠把衣衫还给本姑娘我一定成全你去见托你之人…。” 哪知管得宽道:“姑娘请原谅,在下办不到…。”这人真是软硬不吃。 连莲气得发抖,一筹莫展。 管得宽道:“连姑娘,天一亮,这儿就会热闹起来了!你要尽快决定。” 连莲几乎想哭,但她绝不让此贼看到她的泪水,怎么办呢?天亮后能见度更好,在此路过的人一定不少,会不会像看戏一样围观? “如果姑娘不接受这交换衣衫的方式,我连这套衣衫也要收回了…” 连莲在水中颤抖,这工夫忽见一个长长的人影倒映于潭中,淡淡地不甚清楚。 “你真不是个东西!王八蛋!杂碎!狗娘养的!”这年轻口音的来人,似乎对这贼子的行为深恶痛绝。 连莲一听这口音,激动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用“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来形容莫传芳,似也有所不及。 岩石后的小贼大惊,因为他只要一眼就认出莫传芳来,虽然这小贼也是师出名门,却知道和莫传芳比还差一大截。 那是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下,见识了莫传芳和“虾乾‘动手,在三十五、七招上把”虾乾“砸了一个踉跄。 这小贼却又在“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