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_人间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间世 (第2/5页)

任也,是其才之美 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 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 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 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 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 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 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 瞒,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 楂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 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 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 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 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 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 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 亦远乎!”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 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 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 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 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醒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 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三围四 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 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 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挫针治獬,足以囗(左“饣”右“胡”)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 ;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 薪。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 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 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

    鲁国著名的贤士颜回,亦即颜渊,是孔子早期的学生。颜回为人忠厚老实,追随孔子多年,协助办学,深受倚重。一日颜回拜见孔子,说是要出远门,特来辞行。

    孔子问:“去哪里?”

    颜回说:“去卫国。”

    孔予问:“去那里干什么,唔?”

    颜回说:“我已打听确实,卫国现任君主,年轻气壮,作风独裁,处理国事极不慎重,又听不进任何批评,还特别爱打仗,不顾士兵死活。一仗打完,抛尸满城,多如林间野草。卫国百姓走投无路了啊。记得老师你说:‘辞别已治之国,报效己乱之邦,好比医生开业,专门救死扶伤。’我要听从老师教导行事。但愿这次去了,能医好卫国的绝症吧。”

    孔子说:“嗨,你是想去挨一刀呀。医病人,治乱国,都要凭自己掌握的道理。掌握道理必须一元化,不要多元化。道理多元了,自相矛盾也就多了。自相矛盾多了,自我干扰也多了。自我干扰多了,自己顾虑多了。自己顾虑多了,救人救国都谈不上了。古代圣人,先使自己掌握统一的道理,后去帮助别人走上正道。先立己嘛,后立人嘛。你现在自己掌握的道理尚未统一,哪有功夫去纠正暴君的行为。再说你啊,也该懂得,一个人的德行为什么会传播开去?一个人的智力为什么会显扬出来?德行传播开去,是因为他贪爱美名。智力显扬出来,是因为他喜爱竞争。都变成凶器了,绝不可能用来实现救国的抱负啊。”

    孔子又说:“况且,像你这样的人,德行稳重,信用可靠,名声好,又不喜爱竞争,未必能同对方气味相投,两心相印。如果硬要当着暴君的面抬出仁义啦法制啦那一套向他推销,等于用他的丑恶衬托自己的美善,他会骂你害人精。害材施教反遭他人害。你去了,恐怕也会遭人害啊。况且,像卫君那样的人,如果他爱贤士,恨小人,那他手下贤士已多,用你这个贤士与用那些贤士有什么区别呢?又何必非用你不可呢?如果他确实听不进任何批评,那你最好闭嘴,否则他会存心找岔子同你斗嘴劲。到那时候,你被斗得头晕目眩,还必须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收敛词锋,转为守势,低头作恭顺状,违心的迁就他。这是输送燃油救火,凿开水库抗洪,所谓助纣为虐是也。第一回迁就他,你就会第二回第三回没完没了的迁就他,违心的大颂其欠稳定的谀词。卫国一旦出事,他一定会抛你到前面去做牺牲品,承担他的罪责,你就完了。”

    孔子又说:“古时最著名的两个暴君,一个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王,杀了大臣关龙逢,一个是商朝亡国之君殷纣王,杀了叔父比干。这两位贤臣之所以被害,是因为他们都努力修身,尽心治国,以臣僚的身份去安抚君王的百姓,越位了,惹得君王不高兴。两位贤臣有高尚的品格,映照出桀纣的丑恶,所以非被干掉不可。贤臣爱名不用说,连暴君桀纣也贪美名啊。远古时最著名的两位明君,一位是尧帝,讨伐丛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