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处女航1 (第2/2页)
当然,大夫们竭尽全力和癌症作斗争。在横渡七大洋的途程中,大夫们总是奋力抢救那些患恶性肿瘤的重病人,然而,癌病船并不期望能出现什么奇迹,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使患者从寄托于明天的希望中,产生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从而给每个患者的心里注入产生奇迹的动力。 建造癌病船还有另一个目的。 船上汇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设立了疑难病症研究所,而研究人员无疑都是第一流的。 癌病船常常停靠在那些医疗事业落后的国家的口岸,把该国医务人员调来集训,传授医疗知识,当然也为当地疑难病人诊断,并给以治疗。 癌病船是向全世界病魔开战,给人类树立希望的战斗船。也可以说这就是癌病船的根本使命。 癌病船是希望之船。但是,它并非尽美尽善。它仅仅能收容八百名患者。可全世界的疑难病患者有几百万人。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癌病船能有什么办法呢? 设在纽约的斯克德财团,决定用抽签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八百间病房中,四百间是供那些所谓“有能力使用”的人使用的。作为维持癌病船的管理费用,这四百间病房按每间一亿日元的标价出售,患者可以一直住到死。 不到两个月,四百间病房几乎全部售完。其余的四百间是供挑选来的病员使用的。这些挑选来的病员一律免费,只要随身带点零用钱就行。财团把挑选病员的工作交给各国政府办理,按各国人口比例分配病员名额。 夕雨子的父母希望把女儿送到癌病船上。 夕雨子已临近死期,她整天躺在狭窄的房间里等侯死的来临。可惜的是,夕雨子长这么大还没有出外旅行过,只是洗过海水澡,参加过小学校组织的春游。她既然难免一死,不如把她送上癌病船,去看看浩瀚的大海和异国港口的绮丽飘光。 癌病船不准许患者携带家属。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由各国的人员组成——当然是经过斯克德财团审定的。船上设有各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相互交谈时不存在语言的障碍。 船长是日本人,是斯克德的老朋发,名叫白鸟铁善。一位有资历的人物。 癌病船——“北斗号”也是在日本建造的。 夕雨子的父母向神祈祷了之后,替孩子报了名。——申请免费上船。 夕雨子默默地望着那仿佛陌生的狭小世界,什么也没有说。 斯克德财团的上船通知书终于来了,并附有日本政府的复审书。 夕雨子不愿去癌病船上。尽管家里很挤,但毕竟有父母和弟弟meimei作伴。她愿意死在亲人们身边。她知道她在世的时间不会长久了,从皮肤的病变可以看得出,她的生命随着时光的消逝而一天天变得淡漠了。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死在家里,那会给父母和弟妹增添更多的烦恼。为了她,母亲已经不能再去作工了。如果她上了癌病船,家里至少可以宽敞一些。况且又不是去住阴暗的医院,而是去乘一条免费的、拥有最新医疗设备的、有着高超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癌病船。 为了父母和弟弟meimei,夕雨子乘上了癌病船。 “你将看到整个世界,夕雨子。还有高明的医生。海,大海,也许它会治好你的病的…” 母亲泪如泉涌,所有的话都梗塞在喉间了。 癌病船从横滨港开航,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患者,于九月一日离开了喧闹的码头。 第一个目的地是新加坡。 比起伊丽沙白二世号游船还要巨大的“北斗号”划破碧蓝的海水,乘风破狼,开始了与病魔奋战的航程。 父母为夕雨子乘上癌病船而感到幸运,日夜向神祈祷。现在她在观赏哪一片海域?在游览哪一个港口呢?他们时刻牵肠挂肚地思念着自己的女儿,越来越虔诚地向神祈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