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61第一百六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1第一百六十章 (第2/3页)

国士兵不会去想这些物资运到东普鲁士,将带给自己敌人多大帮助,他们只知道这些物资有一部分会属于自己,军官老爷不愁吃喝,不担心会遇到生命危险,他们不一样,没有武器,他们用胸膛去抵挡敌人子弹和刺刀,但若是没有食物,他们恐怕连胸膛都挺不起来了。

    每次华夏随车押运士兵都会给接收货物俄国人几箱高烈度白酒,是几箱,不是几瓶!

    这些白酒可比那些劣质伏特加好多了。俄国士兵眼中,这些华夏人都大方得惊人。他们眼中贫穷落后华夏,如今竟然让他们羡慕得眼睛发红。

    渐渐,他们对开往东普鲁士列车检查得不再那么严格,每次按比例收取物资也都按照华夏人提供数量为基准,这样做,他们便能得到几箱比劣质伏特加可口白酒和十几箱出口到欧洲rou罐头。运气好话,还能得到几袋漂亮糖果和用热水冲泡油炒面。

    这些东西都被看守车站底层军官和士兵们瓜分了,凡是驻守车站俄国士兵都统一口径,对上帝发誓不会将这件事泄露出去,一旦被上头军官老爷知道,他们恐怕连一瓶酒和一盒罐头都捞不到。

    就这样,华夏运往东普鲁士物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偶尔会从东普鲁士运回不少机器,有时还会带回一些欧洲人,对于这些,铁路沿线俄国人全部视而不见。

    伊尔库茨克反抗组织也没少从华夏军队手中获取好处,食物,药品,步枪和子弹,全部用来补充他们同沙俄军队作战时损失。

    值得一提是,交换给基洛夫等人俄制步枪,大多数是从东普鲁士德军以及南加利西亚奥匈军队手中得到。这是他们战利品,如今被大量用来交换罐头,香烟和糖果。

    李谨言旗下食品厂制作各类糖果,还有热量极高奶茶饮料,很受这些欧洲大兵欢迎,押运列车华夏兵哥也能说几句简单德语,和交接欧洲大兵聊上几句,得知他们需求之后,下一次,这些物资就会增加一部分。

    清点货物和结清货款同时,华夏大兵还会取出随身携带酒壶,请德国大兵喝上几口,这可不是卖给俄国人便宜货,凡是好酒人,尤其是喜好烈酒人,都会爱上这个滋味。

    看到德国人或是奥地利人被呛得脸色通红样子,兵哥们就会哈哈大笑。

    纪律固然重要,但是能看到这些洋人糗样子,就算回去被罚跑圈,也值回票价了。

    当然,如果上峰能大发慈悲,罚他们上前线,那就好了。有仗打才能立功,能立功才能升军衔,才能得到高军饷和奖金。之前进攻平壤第三师歼灭两个日军大队事已经传开,还有跟着老北洋布雷海军学校那些兵学员,如今走路都带风。

    虽说押运这活也不轻松,这些兵哥却还是想上战场,揍日本人,揍朝鲜人,揍老毛子。就算是眼前这些欧洲人,也照揍不误!

    别看现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是怎么回事谁都知。

    利益!

    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益!

    一旦彼此利益不再挂钩,撕破脸皮绝不鲜。况且,华夏国内那些租界,洋人华夏领事裁判权,还有各种各样华夏人心口戳刀子事情,无一不代表他们之间这种“和--谐”只是暂时,华夏若想真正强大,就必须将国土上这些不该存东西全部清除!

    只靠讲理,是绝对办不到。

    能依靠,只有拳头!子弹,刺刀和大炮!

    接连对外作战中,华夏士兵思想观念已经彻底发生了转变,无论敌人是谁,无论对方是强是弱,只要是为了自己国家,为了这个国家国民,他们都会拉开枪栓,挺起刺刀!

    军人死亡之地,是战场,生存之地,该是战场!

    “国耻百年,当此乱世,为兵者,为将者,终生无对外一战而寿终正寝,乃是耻辱!”

    这句话出自楼少帅之口,如今已经成为了北六省所有军官学校校训之一。是北六省所有军官和士兵牢牢刻脑子里一句话。

    军官们哨声响起,那是返程信号。

    身着褐色军装和棉大衣兵哥们依次跳上火车,有些人还笑着和站台上欧洲大兵挥手,彼此用不久前学到生涩语言道别。这一幕被记录一名德国战地记者拍下照片中,可惜这张照片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发表,被他独自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他去世之后,他家人才从这位老人遗物中找到这张照片。

    后世一些国外历史学家,以此认定,当时华夏表面中立,实际上早已同德国暗通款曲。之后他们站德国对立面,有极大可能是前期利益瓜分不均,中途撕毁了盟约,以至于让后世人找不到有利书面证据。

    “华夏人欺骗了整个世界,他们欺骗了我们半个世纪!他们同德国结盟,却巴黎和会上得到巨大利益!”

    甚至有人给华夏当时总统楼盛丰扣上阴险狡诈帽子,楼逍是成为这类人口中独--裁-军阀代表,其中竟不乏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姿态华夏人,认为当时楼盛丰和楼逍一系列举动,尤其是几次大规模对外作战,完全属于穷兵黩武,用国家机器满足自己好战私--欲,损毁了华夏泱泱大国形象!致使后世华夏处理国际事务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问题,例如俄罗斯人总是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