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归路 (第4/4页)
在物质层次不愿前进。而最有可能进化的黑暗世界,似乎也染上了这种恶习。他们满足于现有的高度,让沉朽的精神进入沉睡。力量、精神、文化,都在一个范围内停滞不前。 “这样,很不好!所以,才有灾难日! “这样,才能出现新一轮的物竞天择!沉朽的死去,新锐的诞生,世界就是这样发展、进化! “一手推动巨轮,历史又发展了!不是吗?” 北极的酷寒从深长的峡谷中透过来,在“呜呜”的啸声中,扑向不远处的小镇。漫长的冬天只是刚开了个头,镇上的居民习以为常地坐在家中,享受着家室的温馨与宁静。 偶尔有心里难过的,只要到小镇中心的老教堂去走一趟,那位慈蔼的老神父便会代表上帝为你解除忧愁。 有忧伤,向上帝诉说。 有痛苦,求上帝抹去。 有喜悦,与上帝共用。 有罪过,对上帝悔过。 这是那位老神父在数十年间,用自己的胸怀和慈爱给镇民们的保障。 在某些人朦胧的感知里,老神父与上帝并无不同。 以灯火为指引,在下一波暴风雪来临之前,我踏进了小镇。走在人迹稀少的大街上,镇民家中透出的灯光为黑暗披上了一层昏黄的衣裳。 街道出乎意料地干净,和镇外相比,这里几乎没有积雪,用灰色的圆石铺就的小路,走在上面,颇有一份情调。 偶尔会看到几个人,他们用好奇但礼貌的目光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很热情地回应。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来到镇中心的教堂。 镇里的孩子为即将到来的耶诞节做准备,他们在排演赞美诗。他们用童稚的嗓音颂扬主的福音,单纯到近乎透明的嗓子,能够让人的心整个地颤抖起来。 在这样的歌声中,我踏进了教堂。目光先扫过那一群孩子,他们正努力而虔诚地歌唱,没有注意我的到来。 然后是那一个以风琴伴奏的老神父,他的注意力也没有在我身上,但我知道,这小镇里发生的一切,都瞒不过他。当我踏入镇中,他便知晓了我的来临。 在较前排的一个位置坐下来,我闭上了眼睛,用减少感官的方法,来聆听孩子们的歌声。 对一个不再单纯的成*人来说,孩子们就是天使。他们的歌声,正是天使的歌声。 不知道什么时候,风琴声停了下来,只有孩子们还在那里努力地唱着。似曾熟识的合音在教堂里回响,又溢到教堂之外,在夜色中低回。 天地间似乎亮了起来。 格里高利圣歌! 北极圈的天空在半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了。还是黯沉的天色,孩子们却已完成了今天的练习,他们有序而安静地走出教堂,然后猛然兴奋起来,欢叫着离开了。 老神父迈着稳健的步伐,关上教堂的大门,从门口开始,打扫教堂的卫生。我睁开眼睛站起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我来帮你!” 他用微笑来回应:“愿上帝保佑你,善良的孩子。” 两个人很快将小教堂打扫得一尘不染,而这时,前排的蜡烛已经快烧完了。老神父放下扫帚,开始更换蜡烛,我跟在他后面,为他打下手。 用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教堂的蜡烛更换一新。老神父颇为满足地直起身子,看着我们两人共同的劳动成果。 最后,他的目光在一根仅余半截的蜡烛上停了下来。 整齐的排列,因这一个异类而显得参差不齐。 而更碍眼的是,这根蜡烛不是苍白颜色,它… 赤红如血。 老神父的身体顿了顿,又缓步走上前去,把那根蜡烛拔了下来,换上正常的一根。火苗“劈剥”做响,爆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灯花。 我抿起嘴,冷冷地踏前一步,整排的烛光齐齐一抖,向后倾斜。 老神父站在神坛之前,目注耶稣受难像,面容平静,微波不兴。 我再踏前一步,烛光又正了回来,但火光却同时一暗,火焰缩小一圈。 “尊敬的…洛达修神父!” 我一字一句地开口,嗓音中似有刀剑相击,铿锵作响。 “为什么不用那根蜡烛?” 老神父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柔声开口:“它被血染红了,存有污秽,不能作为祭礼。” 我低笑一声,还较平静地问道:“有什么说法没有?” “有!” 老神父淡淡地应道:“主是圣洁本身,是圣洁的主。圣洁容不下污秽。因此主让我们以圣洁来到他面前。 “摩西要脱鞋才能靠近荆棘中的火,约书亚要脱鞋才能站在耶和华军队的元帅面前。 “因为主是圣洁的。主吩咐造的会幕,叫做‘至圣所’,主要我们献上的祭,必须是纯洁无瑕的。所以…” 老神父顿了顿,苍老而和蔼的脸上,用深刻的纹路雕饰出虔诚的涵义:“主祭需纯净、圣洁。” 我负手背后,仰头看向教堂的穹顶,那里,耶和华的眼睛与我无声对视。我冷冷一笑:“你们的上帝不但吃蜡烛,还吃人!” “主的祭礼无所不包,唯一的共同点,只是虔诚!” “虔诚?用这个作理由,卡缪那人也能被选上?” “作为卡缪的朋友,便应知道,他的内心无比纯净而圣洁!” “好!”叫声中,我大踏步走到他身前,然后猛然转身,劈手夺过他手中的残烛,举在头顶,厉喝道:“纯净而圣洁的血,也不能作为祭品吗?” “当然可以。”老神父微微抬头,老眼中,精芒莹然:“然而,蜡烛之上涂抹的…” “是我的血!” “呜!” 尖利的风啸撞开了教堂的大门,轰然声中,内里的火光,齐齐湮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