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梦》探秘号外腰斩《红楼梦》 (第3/3页)
庚辰本》、《甲辰本》和《程乙本》的手稿;理所当然,它的“后40回”也是曹雪芹父子的作品; 2)《杨藏本》“后40回”修改稿的旁改字的字体大部分与“前80回”相同(少量由曹頫所修改),因而,它绝对不是高鹗所作。 关于《红楼梦》的“后40回”不是高鹗续写,曹雪芹的确创作了120回《红楼梦》的详细论证请看拙文[2~5],在此不再赘述。 二、坚持“红楼梦腰斩论”的罪证 过去就有了提出怀疑:通过引出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里的一段话,来证明《红楼梦》“后40回”不是高鹗所续;在《程甲本》出版前,庙市就有《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出售。 周春写道:“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雁隅以重价购钞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廿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闵中传为佳话。” 乾隆庚戌年是1790年,即《程甲本》发行的前一年,周春就买到了《120回红楼梦》,充分说明曹雪芹父子已经完成了《红楼梦》“后40回”的写作,并公开出售了这个版本的抄本;那么,哪里还用得着高鹗进行续作呢? “红楼梦腰斩论”的元老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竟然以《阅“红楼梦”随笔》不可靠,是伪造的作为理由,封杀质疑人,继续维护“腰斩论”1959年在山西发现了具有120回的《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简称《杨藏本》),本来就印证和证实了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所写是真实的。这时。正是持《腰斩论》观点人们的一次猛醒机会。笔者可以肯定:我国红学界的人士都会仔细阅读《杨藏本》并与其它版本进行对照。令人遗憾,坚持“腰斩论”的学者们居然背叛学者的立场,走向犯罪的道路。他们竟然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把曹雪芹父子的手稿汇编——《杨藏本》硬说成是《程甲本》的一个“改本”,是高鹗的手稿!继续蒙骗群众。 总的说来,《腰斩论》的罪证主要有三: 1)隐瞒真相,欺骗读者:《程甲本》明明是高鹗采用《杨藏本》修改《甲辰本》和《后40回残缺本》而排印出来的,却非要昧着良心撒谎,说高鹗大改了《红楼梦》的“前80回”,续写了“后40回”; 2)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杨藏本》原本是曹雪芹父子创作《120红楼梦》的手稿,他们却胡说成是《程甲本的改本》,为《腰斩论》提供伪证; 3)颠倒黑白,否认历史:周春著的《阅“红楼梦”随笔》已成历史,并已经由《杨藏本》得到了印证;由于与《腰斩论》的观点不符合,在没有举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以“它是伪造的”为由,予以否定。 因为这些实际的言行,《腰斩论》已经不是学术上的观点之争,而变成实际行动,变成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利益而采取掩盖事物本来面目,制造谎言和假象的实际行动,的确构成了犯罪。所以,笔者认为:俞平伯先生的临终遗言是具有深刻的实际含意的,希望有关的当事人深刻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早日觉醒。 三、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基本态度 通过百余年来的红学争论,使笔者深切感到:我国学术界,尤其是文科学术界,缺乏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空气,把个人得失摆到重要的位置;没有俞老先生的追求真理、敢于承认自己过失的勇气! 尊重事实,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放弃个人得失,是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基本品德,也是基本要求。在学术这个庄严的大课堂里,人人平等;普通人不能胡说八道、大放厥词;同样,名人、学者、大人物也不能随便乱说、信口开河。 治学严谨表现在: 1)绝对不能篡改原始资料; 2)不能掩盖真相,更不能弄虚作假; 3)尊重事实,按照实际说话,及时修正和放弃自己的观点;不要强词夺理,坚持己见; 4)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吸取和敢于支持有益的新见解。 5)具备颠覆精神,敢于同科学和学术界的邪恶势力斗争;不要做某些人的打手和杀手。 以上拙见,同大家一起共勉。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 [2]安晓玲:新探红楼(61):存在《120回红楼梦》的实证 [3]安晓玲:《红楼梦》“后40回”的冤案(上)、(下) [4]安晓玲:“程乙本”是按一部“120回红楼梦”手稿本刻印的 [5]安晓玲:新探红楼(62):《红楼梦》后40回不是高鹗所续的证明 [6]安晓玲:新探红楼(9):《程甲本》是剽窃而来(一)、(二) [7]安晓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