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探红楼67曹頫是《红楼梦》作者 (第2/5页)
宝jiejie,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 此段文字也非是芹妻漏抄了,而是曹頫新编写加入的;这新增的一段文字,对薛宝钗的内心刻画更加细腻。在曹雪芹最后誊清成《庚辰本》时,全部录用了这些增删(见下面的《庚辰本》)。 从上面例举的删减和新增看,曹頫对曹雪芹写作的《石头记》(即今本《庚辰本》)不单单担任校对工作,而且还参与内容的创作,所以,《红楼梦》作者名称中,没有曹頫是一大失误! 与《杨藏本》内容相应的部分,在《庚辰本》的表述如下: 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林黛玉去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meimei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宝玉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 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林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meimei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meimei’,但只是见了‘jiejie’,就把‘meimei’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林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 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jiejie,我瞧瞧你的)那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meimei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坎子,嘴里咬着手帕儿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上面的粗方括号【】黑体字是《庚辰本》中比《杨藏本》多出的文字。充分说明,曹雪芹在最后誊清由曹頫修改的“第三稿”时,又进行了修改;不仅从上面第二稿的新增的文字,而且还从涂抹掉的内容(如“我先走了”,上面用双粗方括号【【】】标出)中选取文字,编辑成今本《庚辰本》。此外,把“宝二爷”改成“宝玉”(用【【】】标出)等等。 也许有人会提出:会不会第二次和第三次修改都是曹雪芹一个人呢?在第三次修改时,撤销了第二次的增删,恢复“第一稿”的写作?。这种可能性有,但不可能许多回目都出现撤去第二次的修改,恢复原始手稿的写作。而今本《杨藏本》的许多修改稿与今本《庚辰本》和《程乙本》对比时,绝大部分都出现撤销第二次大部分的增删,甚至基本上完全恢复第一次的修改。下面举出实例为证。 实证2: 《杨藏本》第25回第3页后: 赵姨娘道:“这[[有]]何难。[[如今我虽手里急]],虽没什么,[[也]]零碎攒了几两梯己,还有[[几件]](些)衣服簪子,你先拿[[些]](几样)去。[[下剩的]],我(再)写个欠[[银子的]]文契给你,[[你要什么保人也有]],(到)那时(久该现)我照数[[给]](还)你。”马道婆(放了一面)道:[[“果然这样?”]]赵姨娘道:“这如何还撒得谎。”说着便叫过一个心腹婆子来,根底下嘁嘁喳喳说了几句话。那婆子出去了,一时回来,果然写了个五百两欠契来。赵姨娘便印了个手模,走到橱柜里将梯己拿了出来,与马道婆看看,说道:“[[这个]]你先拿了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