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玲文集_二探红楼67曹頫是《红楼梦》作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探红楼67曹頫是《红楼梦》作者 (第4/5页)

点半点[[了]],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没有忌讳)了。二爷将来倘若有人说好,不过大家落过直过儿,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还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后来]]的名声品行岂不完了。那时老爷太太也[[难见老爷]]不白疼了,[[俗话又说,君子防未然,]]白cao心了。不如这会子防避着些[[为是]],(似乎妥当)”。

    《庚辰本》的相应部分是:

    袭人道:“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好,‘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没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着,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呢),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若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我们(奴才)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的名声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话又说,君子防未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

    **:《庚辰本》中上面的圆括号()代表曹雪芹新增的文字;粗方括号【】表示在《杨藏本》中被曹頫删除的文字。曹雪芹在这个修改回目中,撤去曹頫的“删除”,恢复启用了自己的“原稿”文字。双粗方括号【【】】表示曹雪芹保留了曹頫的新增文字。

    这里的改动说明:曹雪芹父子的表达方式往往不同。在《杨藏本》中,被曹頫删除的文字,在最后定稿时,曹雪芹又恢复过来,删去了曹頫的改动。例如删去新增的旁加句:(既蒙太太的恩典,把我派在二爷的屋里,如今跟在园子里住,都是我的干系,太太想);恢复被曹頫涂抹掉的[[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没头脑的事]],以及恢复“[[俗话又说,君子防未然,]]”等等。这种增删,实在难分出优劣,完全取决于由谁“定稿”这一增删也是上述的《杨藏本》和《庚辰本》修改不是一个人,而是曹頫和曹雪芹两个人的又一实证。

    有些曹頫的修改,曹雪芹在定稿时接受了,如上面采用双粗方括号标示的文字。

    实证5:

    《杨藏本》第70回是《甲辰本》的生成稿。底本是《丙子本》(庚),打字出来如下: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嫌你)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也有]](丫头们)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儿,一面)拨(起)籰子(来)[[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jiejie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放起)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也放起过)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去]](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就)落下来(了)。急(得)[[的宝玉]]头上出汗(都出来了),众人又笑。[[宝玉]](他)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若]](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的]](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等)大家都仰面而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风紧,众)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顽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都用绢子垫手。黛玉果见风力紧大,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