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玲文集_《红楼梦》号外4对《蒙戚本》评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楼梦》号外4对《蒙戚本》评语 (第1/3页)

    《红楼梦》号外4对《蒙戚本》评语的

    一、对比《蒙府本》和《戚序本》的总评所发现的问题

    分别看《蒙府本》和《戚序本》这两个版本的回前回末批语,发现不了问题;当将两者的总评对比分析时,就可以看出一个被压盖的重要事实。

    《蒙府本》具有回前批的只有65个回目,第17、18、27~32、56~62回等15个回目没有回前批;第57~62、67回等7个回目没有回末总评。《戚序本》具有回前批的有68个回目,第1、17、20、24、27~32、37、38、67回等12个回目没有回前批;而第21、31、67回等3个回目没有回末总评。

    当将这两个版本综合看时,便惊奇地发现:两者缺少的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并不相同。存在一个回前回末批语很完整的版本,它的回前批只缺少第17、27~32回等7个回目,而回末总评仅仅只缺第67回。《蒙府本》和《戚序本》的回前批和回末总评都是从这个完整的版本上抄写下来的。这个完整的母本就是由曹頫最终完成的《120回红楼梦定本》!

    这就充分显示出一条规律:《蒙府本》和《戚序本》都是按照这个母本伪造而成,只有这两个版本都同时没有的评语;即7个回目(第17、27~32回)缺少回前批,一个回目(即第67回)缺少回末总评,才是《120红楼梦定本》上真正没有这些评语的回目。

    同时,《蒙府本》和《戚序本》没有回前回末批语的章回大都互相不同,就暴露出伪造这两个版本的是同一伙人。为了制造出两个伪本,他们故意令《蒙府本》和《戚序本》一些章回缺失回前批和回末总评各不相同。

    二、伪造《蒙府本》在前,伪造《戚序本》在后

    通过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首先伪造出《蒙府本》,然后才伪造出《戚序本》;其根据如下:

    1)第41回回总评:

    《蒙府本》:刘姥姥之憨从利,妙玉尼之怪图名,宝玉之奇,黛玉之妖,亦自【饮】跡,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纵神】。文技至此,可为之【美】。

    《戚序本》:刘姥姥之憨从利,妙玉尼之怪图名,宝玉之奇,黛玉之妖,亦自【敛】跡,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神袛】。文技至此,可为之【矣】。

    **:方括号【】表示两者的差异。从词意看,《戚序本》是正确的,《蒙府本》错抄了,后来被《戚序本》更正过来。

    2)第20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此回文字重作轻抹。得力处是凤姐拉李【嬷嬷】去,借环哥弹压赵姨娘。细致处宝钗为李mama劝宝玉,安慰环哥,断喝莺儿。至急处为难处是宝、颦论心。无可奈何处是“就拿今日天气比”【湘云】冷笑道:“我当谁,原来是他!”

    《戚序本》:回文字重作轻抹。得力处是凤姐拉李【mama】去,借环哥弹压赵姨娘。细致处宝钗为李mama劝宝玉,安慰环哥,断喝莺儿。至急处为难处是宝、颦论心。无可奈何处是“就拿今日天气比”【黛玉】冷笑道:“我当谁,原来是他!”

    **:两者的不同是:“黛玉”和“mama”《丙子本》(庚)上有此回末总评,是“湘云”和“嬷嬷”;《己卯本》也是“湘云”和“嬷嬷”当查对小说正文时,得出《戚序本》是正确的。小说正文是:

    湘云道:“你敢挑宝jiejie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

    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

    我那里敢挑他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这就是说,今本《丙子本》和“最早76回《石头记》”都写错了。曹雪芹在修改“转让80回《石头记》”时,纠正了过来。曹頫编写“最早80回《石头记》”时,他不知道“湘云”写错了,从而没有核对正文,因此在“最早80回《石头记》”中依旧是“湘云”伪造《蒙府本》的底本是“最早80回《石头记》”,所以跟着错了;而伪造《戚序本》的底本是“转让80回《石头记》”,因而自然而然地对了。

    这两个版本在回末总评上的差异,尤其是“湘云”和“黛玉”,伪造者一直不知道。试问:如果这第20回末总评是“立松轩”所写,他能写出这种相互矛盾的批语吗?上述现象只能用所采用的底本不同来解释。伪造《蒙府本》和《戚序本》时,看见底本的第20回原来就有“回末总评”,与《120回红楼梦定本》相同(但未注意到上面的差别),因而未按照《定本》重新抄写,从而把“底本”上的错误保存下来。也就是说,这两个版本上的区别是由于未照抄《定本》的结果。

    3)第49回回末总评:

    《蒙府本》:宝玉红猩猩毡斗篷,为后雪披一衬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李宫裁斗篷是哆罗呢,昭其质也;宝钗斗篷是莲青斗纹锦,致其文也;贾母是【人】斗篷,尊之词也;凤姐是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

    《戚序本》:宝玉红猩猩毡斗篷,为后雪披一衬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李宫裁斗篷是哆罗呢,昭其质也;宝钗斗篷是莲青斗纹锦,致其文也;贾母是【大】斗篷,尊之词也;凤姐是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

    **:《蒙府本》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