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玲文集_新探红楼24列藏本也是古代伪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探红楼24列藏本也是古代伪本 (第1/3页)

    新探红楼(24)列藏本也是古代伪本

    一、“列藏本”的疑点

    1)第17和18回,《庚辰本》是合在一起的,而《列藏本》则分成两个回目,但是第18回没有回目名称。显然,曹雪芹绝对不会这么做;这种将两个回目分开,而又议定“回末名称”的作法是伪造的。

    2)第25回赵姨妈请马道婆作法,令贾宝玉和凤姐濒临死亡;这时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出场,和尚手拿贾宝玉的随身玉石念道:

    “青埂峰一别,转眼已过十三载矣。”

    这是《红楼梦》“80回”古本中,唯一明确说出贾宝玉年龄的地方,因而成为判别对贾宝玉年龄推测是否正确的判据或者重要依据。例如,文章[2]提出对贾宝玉的年龄划分时间段,得出大观园的题词发生在贾宝玉15岁;它与癞头和尚的说法不符,是不是就不对呢?不能这么说,因为在《梦稿本》第25回第6页前半页上,明明改写成:

    “青埂峰一别,转眼已过十五载矣。”

    令人奇怪的是,《列藏本》的第25回上写的也是:“青埂峰一别,转眼已过十五载矣”,而不是像其它古本那样:“青埂峰一别,转眼已过十三载矣”不能不得出,《列藏本》是曹雪芹的最终定稿版本呢?不能。因为它的所有回目的正文都是属于初期版本(见下),所以不得不怀疑,这种写法是从曹家独家发行的《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中抄袭而来。

    3)《列藏本》内的脂批许多相同于《庚辰本》,但是却没有《庚辰本》上的大部分眉批,尤其是畸笏叟写的6条反映《红楼梦》回末迷失的眉批;可见它不是曹家发行的版本。

    二、《列藏本》是伪本的证明

    1)如上所述,《列藏本》第25回上具有其它所有古本(《梦稿本》除外)中没有的癞头和尚说:“转眼已过十五载矣”的话,似乎它应该属于《红楼梦》的最终版本;但是对其正文进行版本分析时,得出《列藏本》各回末都属于初期版本。例如:第13、19、20、23、24、25、28、29、32、34、38、39、52、57、59、65、68、74、75、77、78、79和80回等都是属于未修改稿,不是新修改的内容。因而,在《列藏本》中,不应该出现“转眼已过十五载矣”的道白。这种版本上的不一致,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转眼已过十五载矣”是伪造者补写上去的。

    2)《列藏本》正文的内容差不多雷同与《庚辰本》,只是个别用词上的不同。现举如下例子:

    (1)第8回:

    《庚辰本》是:话说凤姐和宝玉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私塾之事,自己也有个伴读…贾母虽年【老】,…响午,贾母(先{回来})歇息了,…{再或可巧}遇【着】他父亲不【妥】,…共有七【个】人…还和我们【寻】呢,…不[[置]]{(值)}什么…一【迈】步进去…看去【自】觉…又向荒唐【说】大【荒】

    《列藏本》则是: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私塾之事,自己也有个伴读…贾母虽年【高】,…响午,贾母【回来】歇息了,…【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便】,宁可选远路【罢了】…共有七【八】人…还和我们【药】呢,…不值什么…一【跨】步进去…看去【不】觉…又向荒唐【讹】大【唐】

    《甲辰本》是: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私塾之事,自己也有个伴读…贾母虽年{高},…响午,贾母{回来}歇息了,…【又恐】遇他父亲,更为不【安】,宁可选远路【而去】…共有{七八}人…还和我们{药}呢,…不{值}什么…一{跨}步进去…看去{不}觉…又向荒唐【演】大【荒】

    鬃 方括号【】是《列藏本》同《庚辰本》的区别;大括号{}用表示与《列藏本》相同的地方;(值)字替换前面的[[置]]字。除了《列藏本》多加入【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外,《列藏本》把《庚辰本》中添加在字旁的(回来)和(值)加入正文里;其余都是《列藏本》误抄的字。

    上面还示出《甲辰本》的相应内容。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列藏本》的部分内容又参照《甲辰本》修改;例如:{回家见过众人,宝玉},{高},{回来},{七八},{药},{值},{跨},{不}等。但有些地方仍然保持《庚辰本》的原样,如:{再或可巧}。

    (2)第12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