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新探红楼80《梦稿本》的故事 (第2/2页)
作了大量的增删后,抄写出誊清稿;再对誊清稿进行第一次全面增删;包括对“前80回”再一次改动,所以应该属于第三次全盘修改。再次誊清,接着展开对“后40回”的第二次修改;当进行完大约第87回的修改时,曹雪芹病逝。由他父亲曹頫继续完成对“后40回”的这次全面修改后,装订成“后四册”,与“前八册”,组成“十二册红楼梦”于1767(丁亥)年对外销售[10]。 曹雪芹死后,按照他的遗愿,将他所写、未分章回的《石头记》最初原始稿陪葬。当1774年,曹頫逝世时,曹家后人又将《红楼梦》所有原始手稿都作为陪葬品,伴随曹頫而去。 由于曹家在北京独家经营《120回红楼梦》[10],发达了起来。当曹頫安葬时,场面比较大,引起了盗墓者的注意;于第二年,进行盗墓。收获不大,只在曹頫的墓xue里看见几个木箱,里面尽是装订成册和一捆捆的纸张,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不像帐簿或秘笈。盗墓者从中背出两箱书稿,请古董师鉴别其价值;并未讲墓xue里还有许多书稿。古董师后来确定是它们是《红楼梦》的手稿,因为市面上随处都可以买到《石头记》的抄本,这些杂乱无章的手稿没人要。盗墓者便将这批手稿奉送给古董鉴别师,再未去取其余的手稿箱。 几年后,古董鉴别师(暂叫贾师)把一麻袋的《红楼梦》遗稿和借来的一部《庚辰本》抄本,交给他的累次乡试落地的侄儿贾才,要他整理出来,以《红楼梦》的遗稿的名义,兴许能卖出不少钱。贾才整理结果,发现一共是120回,因而贾师又借来《120回红楼梦》的手抄本(可能是与后来称呼的《程乙本》共祖本的抄本)。 按照120回整理结果,贾才发现,残缺不少章回;而且,每册都不齐全,未装订成册的零散回目比较多;只好在遗稿的散页堆里寻找,把所有的修改手稿,按照章回的顺序清理出一份;结果还缺不少章回没有修改手稿,只好挑选相应回目的誊清稿拼凑;最后,仍然缺少第40~第51回以及其它章回的稿页。 贾才贪心,以《庚辰本》为底本进行伪造。他伪造了一部分“修改稿”和“誊清稿”“修改稿”是参照《梦稿本》仿造:涂抹掉《庚辰本》中部分内容,再在字行间添加《120回红楼梦》抄本上的相应文字。“誊清稿”则是照抄《庚辰本》。《120回红楼梦》手稿伪造完成后,送交给他伯父,寻找买家。贾师非常高兴,令侄子把余下的遗稿全部烧毁,使手里的《120回红楼梦遗稿》变成孤本,以提高它的价值。经过行家的鉴定,发现第40至51回等章回有伪造的迹象,字迹与其它各回目的修改手稿相差太大,且在字行之间新加文字的行书功力太差劲,错别字也多,与其它回目的字行间改文的字体不同;而且从纸张和墨汁的新旧,断定是伪造的。通过多人的鉴定,最后确定属于伪造品。 贾师向侄子了解,才知道是他所为。当去掉贾才所伪造的全部“修改稿”和部分“誊清稿”后,变成残缺了第4册,第40至51回。因为名声已臭,没人相信其它的章回是真的;都认定:顶多是一部手稿的抄本,未被人重视。之后《梦稿本》辗转到刘铨福的岳父之手,后随其女嫁到刘家;也未受到收藏家刘铨福的青睐,最后被转让给了杨继震。 好在这份《红楼梦》的大部分真迹作为曹頫的陪葬品,被保留下来;否则,在乾隆末年对曹家的暗杀中,将全部被付之一炬。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佚名:《红楼梦》版本介绍(二),中国红楼梦研究网,2007年 [2]范宁: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跋,1962年 [3]孤鸿道人:刘铨福独有“甲戌”、“梦稿”二本?夜看红楼,红学研究,2008。 [4]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5]孤鸿道人: [6]安晓玲:新探红楼(25):新探红楼(25):“梦稿本”的真伪(一)、(二)、(三) [7]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6):《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 [8]合作编辑;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百度百科,2009 [9]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7):《红楼梦》各手抄本的母本定稿的时间 [10]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8):《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 [11]安晓玲:新探红楼(81):《梦稿本》是《红楼梦》手稿大杂汇的证明 [12]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下) [13]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下) [14]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程乙本”是照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刻印的, [15]安晓玲:新探红楼(52):探讨曹家书店和曹家后人的消失(待发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